本篇文章3564字,读完约9分钟

于英奇大夫出身中医世家,自幼酷爱中医学,师从祖父真传并发扬光大致力钻研男女不育不孕疑难杂症诊疗技法并应用于临床诊治60,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经验精到,治愈病人遍布国内外。2010年获中医药事业杰出贡献奖,曾参加中国第三届名医荟萃活动,受到多位国家领导人接见《男女不孕不育诊治荟萃》,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健康报》《中国青年》、《新华每日电讯》《香港大公报》等国家权威媒体相继报道,人称“送子观音。”

发明两项国家专利:“调经种子方”、“补肾种子方”,填补了世界医学史上不孕不育治疗的一项空白。2021年被河南省政府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疗法(于氏不孕不育疗法),于英奇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在诊疗方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另辟蹊径,诊断独特精到,疗效神奇,国内外医学文献未见报道,实属罕见。他开创了函诊先河,发明了五诊法:面诊、函、传真诊、网络诊、电话诊,实现了诊断于帷幄之内,疗疾于千里之外。

男科:无精虫死精精子活率低、活动力差、畸形率高精不液化阳痿早泄等疑难杂症。

妇科:闭经月经不调、过多或过少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习惯性流产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萎缩子宫肌瘤输卵管不通卵巢囊肿卵巢早衰、不排卵羊水过多或过少更年期综合症等。

擅长治疗怀孕56天后无胎心胎芽多次试管婴儿失败者胎儿心脏病胎儿脑积水等病。

级    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类    别:中医诊疗法(不孕不育疗法)

发布单位:河南省人民政府

颁发单位: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申报单位:河南省汝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授牌时间:2021年7月

项目简介

数代赓续,薪火相传。“于氏不孕不育疗法”源于清代中期,于氏第一代于广施生于乾隆五十八年,受民间老中医传授医术大进,后历经于邦泰、于本善、于鸿德等共四代接续祖业,尤善妇科及不孕不育症的诊治。

于氏不孕不育疗法第五代传承人于英奇,优化祖传秘方和传统中医手段实践于临床迄今60载,确立了独特的“于氏不孕不育疗法”。2021年7月,“于氏不孕不育疗法”被公布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谱系

第一代创始人:于广施 (乾隆58年~ ? 年)

第二代传承人:于邦泰 (1823~ ? 年)

第三代传承人:于本善 (1856~ ? 年)

第四代传承人:于鸿德 (1887年~1971年3月)

第五代传承人:于英奇 (1946年1月~至今)

主要传承人:于英奇

基本情况

于英奇,男,汉族,1946年1月出生,河南省汝州市人,于氏不孕不育疗法第五代传承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医妇科主治医师,曾任汝州市第二、三届政协委员。

1962年,于英奇师从第四代传人、祖父于鸿德的事业,精于中医妇科,致力钻研男女不育不孕及妇科疑难杂症诊疗技法,传承并发展于氏男女不孕不育专科及妇科疑难杂症的医疗,优化祖传秘方和传统中医手段实践于临床迄今60载,确立“于氏不孕不育疗法”。

1963年,于英奇任汝州市于庄村赤脚医生;1971年开始在汝州市国企卫生室工作;1985年停薪留职,在汝州市开办以治疗不孕不育症为主的中医妇科门诊;2008年创办汝州英奇医院并任院长;2021年后任汝州煤山于英奇中医诊所负责人。

主要成就

经过临床实践60载,于英奇确立了独特的“于氏不孕不育疗法”,在实践中优化完善祖传经验配方,研制出“补肾种子”和“调经种子”系列方剂,长期应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孕不育医疗临床,填补了不孕不育治疗的一项空白,并具有治疗亚健康疾病及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作用,2006年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授予两项专利权。

于氏不孕不育疗法第五代传承人于英奇,遵循传统中医原理,依据整体观,采用“审症求因,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疾病。在通讯、交通不便的年代开创函诊治疗先河,自创诊治男子不育和女子不孕不育病历信息简页,解决了函诊以及面诊时医患之间特别是第三方在场而不便问诊的问题。而今除传统面诊外,还开创函诊、电话诊、传真诊、网络诊等,“五诊法”并用诊疗,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现诊断于帷幄之内,疗疾于千里之外,方便远途患者和贫困家庭就诊。

于英奇医德高尚,医术高超,于氏不孕不育疗法临床施治成效卓著。截至目前,仅现存不完全统计,治愈男女不孕不育医案4300多例,其中无精虫109例(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死精24例,卵巢早衰、子宫发育不良(含子宫萎缩)302例,子宫或卵巢不完全切除术生子者32例,羊水过多或过少9例,无胎心胎芽83例(含孕56天后无胎心胎芽16例),胎儿心脏病4例,试管婴儿失败25例等疑难病症病例,为数以万计的不孕不育症患者和妇科疑难杂症病人解除病痛,使这些家庭生儿育女,为他们带来幸福和欢乐,为社会和谐稳定,为人口发展、优生优育、民族健康繁衍生息作出了较大贡献。

《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CHINA DAILY》《人民政协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科技日报》《健康报》《中国知识产权报》《香港大公报》《澳门日报》《河南日报》《山西青年》等重要报刊,以及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电视台等媒体,相继对于英奇进行采访并作专题报道。

2015年6月,于英奇被济南中医不孕不育医院聘为“名老中医亲诊室”会诊专家,开展疑难病例会诊及研讨活动,对全院进行技术指导。

学术论著

1989年12月,《中医研究》发表论文“辨证论治男性不育症190例疗效观察”;

1990年7月,《河南中医》发表论文“辨证论治不孕症338例临床观察”;

1991年12月,《中医研究》发表论文“精子缺乏证治讨论”;

1993年2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男女不孕育诊治汇萃》一书;

1998年,香港医药出版社《当代世界名医经典》A卷,“精子缺乏证治讨论”并获国际优秀论文证书和荣誉证书;

2017年,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看中国人才强国》第二辑发表论文“子宫发育不良和子宫萎缩的治疗经验”。

传承育人

截至2021年底,于英奇收徒21人,除直系亲属外,医学院学生实习16人,之后这些人有在公办医院工作,有开私家诊所。2015年6月,于英奇在济南中医不孕不育医院开展疑难病例会诊及研讨活动,对全院进行技术指导。

荣誉奖项

1990年7月应山西省卫生厅之邀赴太原第三届中国当代名医集萃活动,公开为患者诊治;

2006年,被《中国医学大辞典》评为杰出医学家;

2007年,获得首届河南十大医学名人荣誉称号;

2006 年,于氏不孕不育专科的“补肾种子”和“调经种子”中药方剂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授予专利权。

2010年8月,应邀赴京参加中国第五届中医药发展论坛,被授予中医药事业杰出贡献奖,受到第九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光召等领导人的接见。

传统技艺,传承人于英奇以祖传秘方和传统中医药手段创立的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疾病的重要传承技术,遵循传统中医治疗原理,依据整体观,采用“审症求因,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疾病, 配制“调经种子”、“补肾种子”方剂丰富了传统中医方剂。

于英奇精于中医妇科,尤其擅长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症。其中:

男子不育症:无精虫,死精,少精,精子成活率低;精不液化;精子活力差、畸形率高;不射精、阳痿、早泄等。

女子不孕不育症及妇科。月经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等;白带疾病:带下等;胎前疾病:胎儿发育不良,无胎心胎芽(含孕56天后无胎心胎芽),胎儿心脏病,胎儿脑积水,习惯性流产,羊水过多或过少;产后疾病;乳房疾病;前阴疾病;妇科杂病:输卵管不通,上举,多囊卵巢、不排卵,卵巢囊肿不手术治愈;试管婴儿失败;畸胎瘤,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萎缩),卵巢早衰,子宫或卵巢部分切除等女性不孕不育症。

传承保护 发展应用

传承价值

守正古代医学家扁鹊“知其外察其内,知其阴察其阳”的诊疗理论,以整体观奠基础,以脏腑经络为核心,以辨病辩症作指南,以阴阳诊疗之总纲,创新“五诊法”及男女科诊疗表格应用于临床,为中医药进入网络现代化疗法诊治患者成为可能,目前随着科技及管理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这种可能已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保护价值

继承发展数千年来丰厚的中医药文化内涵,历经六代的于氏不孕不育疗法的传承,赋予传统中医药文化新的生命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

非遗医疗项目为众多患者治愈难言之隐,实现家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优生优育贡献重大。其专著与论文既为不孕不育临床提供重要参考,又为广大病患者提供治疗指南,对指导国内、国际治疗生殖系统疾病价值非凡。



来源:东方招商加盟网

标题:《民族圣光 墨韵千年》特别推荐艺术家-- 于英奇

地址:http://www.ddcrxx.com/dfsx/34547.html